
如果要整体比较判例法和成文法的优劣,在立法技术足够发达的情况下,必然是成文法优于判例法。美国的法学家和法官曾经在十九世纪前半叶掀起了一场法典化运动,最终法典化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霍姆斯所总结的“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的理念,这是对立法技术的疑虑和不自信。尽管如此,美国的法学家在学术活动中,一直没有放弃对法典化的追求。自20世纪初期以来,美国法学会通过归纳法律重述(Restatements of the Law)、总结法律原则(Principles of the Law)、起草示范法(Model Codes and Studies),让人们可以通过这些研究成果快速的了解美国各领域的法律规则。当然,这些研究成果并不是美国正式的法律渊源,所以不具有强制实施效力。在引用的时候,一般也应当作为学术成果对待,而不能将其视为正式的国家立法。当然,如果该研究成果被立法机关采用,就可以转化成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法律。例如,美国法学会作为示范法起草的《美国统一商法典》绝大部分内容目前已经被美国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采纳。
整理人 丨 刘云
刘云,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2014级博士生,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法学院2016-2017年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标准化法、民商法。本文原载于刘云博士个人微信公号美国法瞭望微信公号(ID:US-LAW),经作者授权发布于此,特此感谢。如需转载本文敬请移步美国法瞭望联系公号主另行取得授权。
1.《美国代理法(第三次重述)》(Restatement of the Law Third, Agency),2006年出版。报告人:Deborah A. DeMott,杜克大学法学院。
2.《美国印第安纳法(重述)》Restatement of the Law, The Law of American Indians,2013-2015年起草。报告人:Matthew L.M. Fletcher, 密歇根州立大学法学院。
3.《慈善非营利组织法(重述)》Restatement of the Law, Charitabl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2016年起草。报告人:Marion R. Fremont-Smith,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Jill R. Horwitz,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学院。
4.《美国冲突法(第二次重述)》Restatement of the Law Second, Conflict of Laws,1971年出版,1988年最新修订。报告人:Willis L. M. Reese,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副报告人:Austin W. Scott, 哈佛大学法学院。
5.《美国合同法(第二次重述)》Restatement of the Law Second, Contracts,1981年出版。报告人:Robert Braucher, 哈佛大学法学院 [到1971年止],E. Allan Farnsworth,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自1971年始]。
6.《美国劳动法(重述)》Restatement of the Law, Employment Law,2015年出版。主报告人:Samuel Estreicher,纽约大学法学院。
7.《美国对外关系法(第四次重述)》Restatement of the Law Fourth, The Foreign Relations Law of the United States,2015-2016年起草。协调报告人:Sarah H. Cleveland, 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Paul B. Stephan, 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
8.《美国对外关系法(第三次重述)》Restatement of the Law Third, The Foreign Relations Law of the United States,1987年出版。报告人:Sarah H. Cleveland, 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Paul B. Stephan, 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
9.《美国国际商事仲裁法(重述)》Restatement of the Law, The U.S. Law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2010-2015年起草。报告人:George A. Bermann, 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
10.《美国民事诉讼法(第二次重述)》Restatement of the Law Second, Judgments,1982年出版。报告人:Geoffrey C. Hazard, Jr.,耶鲁大学法学院 [自1973始],Benjamin Kaplan, Associate Justice, 马萨诸塞州最高法院[到1973年止]; David L. Shapiro, 哈佛大学法学院 [to 1974].
11.《美国律师法(第三次重述)》Restatement of the Law Third, The Law Governing Lawyers,2000年出版(简化版2007年出版)。报告人:Charles W. Wolfram, 康奈尔大学法学院。
12.《美国责任保险法(重述)》Restatement of the Law, Liability Insurance,2012-2016年起草。主报告人:Tom Baker, 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
13.《美国财产租赁法(第二次重述)》Restatement of the Law Second, Property (Landlord and Tenant),1977年出版,报告人:A. James Casner, 哈佛大学法学院。
14.《美国财产抵押法(第三次重述)》Restatement of the Law Third, Property (Mortgages),1976年出版。报告人:GrantS. Nelson, 加利福利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学院;Dale A. Whitman, 杨百瀚大学法学院。
15.《美国财产地役权法(第三次重述)》Restatement of the Law Third, Property (Servitudes),2000年出版。报告人:Susan F. French,加利福利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学院;A. James Casner,哈佛大学法学院。
16.《美国财产继承和捐赠法(第三次重述)》Restatement of the Law Third, Property (Wills and Other Donative Transfers),1999-2011年出版。Lawrence W. Waggoner,密歇根大学法学院。
17.《美国损害赔偿和返还法(第三次重述)》Restatement of the Law Third, Restitution and Unjust Enrichment,2011年出版。报告人:Andrew Kull,波士顿大学法学院。
18.《美国保证法(第三次重述)》Restatement of the Law Third, Suretyship and Guaranty,1996年出版。报告人:Neil B. Cohen, 布鲁克林大学法学院。
19.《美国侵权法(第二次重述)》Restatement of the Law Second, Torts,1965-1979年出版。报告人:William L. Prosser, 加利福尼亚大学黑斯廷法学院;John W. Wade,范德堡大学法学院;第41章报告人:Frank J. Trelease,太平洋大学法学院。其部分内容被后续各分编重述取代而作废。
20.《美国侵权法:责任分担编(第三次重述)》Restatement of the Law Third, Torts: Apportionment of Liability,2000年出版。报告人:William C. Powers, Jr.,德克萨斯大学法学院;Michael D. Green,爱荷华大学法学院。
21.《美国侵权法:经济损失责任编(第三次重述)》Restatement of the Law Third, Torts: Liability for Economic Harm,2012-2014年起草。报告人:Ward Farnsworth,德克萨斯大学法学院。
22.《美国侵权法:人身和精神损害责任编(第三次重述)》Restatement of the Law Third, Torts: Liability for Physical and Emotional Harm,2009/2012年出版。报告人:Michael D. Green,维克森林大学法学院;William C. Powers, Jr.,德克萨斯大学法学院。
23.《美国侵权法:产品责任编(第三次重述)》Restatement of the Law Third, Torts: Products Liability,1998年出版。报告人:James A. Henderson, Jr.,康奈尔大学法学院;Aaron D. Twerski, 布鲁克林大学法学院。
24.《美国侵权法:故意侵权编(第三次重述)》Restatement of the Law Third, Torts: Intentional Torts to Persons,2015年起草。报告人:KennethW. Simons,波士顿大学法学院;Ellen S. Pryor,北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法学院。
25.《美国信托法(第三次重述)》Restatement of the Law Third, Trusts,2003/2007/2012年出版。报告人:Edward C. Halbach, Jr.,加利福利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
26.《美国不公平竞争法(第三次重述)》Restatement of the Law Third, Unfair Competition,1995年出版。报告人:Robert C. Denicola, 内布拉斯加大学法学院;Harvey S. Perlman, 内布拉斯加大学法学院[自1989始]。
附:为了便于读者阅读,美国法学会还对三部重述编辑出版了简明版。
A.《美国律师法(简明重述版)》A Concise Restatement of the Law Governing Lawyers。编辑人:Vincent R.,圣安东尼奥大学法学;Susan Saab Fortney,德克萨斯大学法学院。
B.《美国财产法(简明重述版)》》A Concise Restatement of Property,编辑人:Lance Liebman,美国法学会。
C.《美国侵权法(简明重述第三版)》A Concise Restatement of Torts, Third Edition,编辑人:Ellen Bublick,亚利桑那大学。
1.《美国集体诉讼法原则》Principles of the Law, Aggregate Litigation,2010年出版。报告人:Samuel Issacharoff,纽约大学法学院。
2.《公司治理法原则:分析与建议》Principles of the Law, Corporate Governance: Analysis and Recommendations,1994年出版。主报告人:Melvin A. Eisenberg。
3.《选举法原则:非选区投票和选票统计争议解决》Principles of the Law, Election Administration: Non-Precinct Voting and Resolution of Ballot-Counting Disputes,2012/2016年起草。报告人:Edward B. Foley,俄亥俄州立大学法学院。
4.《家庭法原则:分析与建议》Principles of the Law, Family Dissolution: Analysis and Recommendations,2002年出版,2008年再版。主报告人:IraMark Ellman,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法学院。
5.《政府伦理法原则》Principles of the Law, Government Ethics,2015年起草。报告人:Richard Briffault,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
6.《知识产权法原则:跨国争议的司法管辖、法律选择和裁决》Principles of the Law,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inciples Governing Jurisdiction, Choice of Law, and Judgments in Transnational Disputes,2008年出版。报告人:Rochelle C. Dreyfuss,纽约大学法学院;Jane C. Ginsburg,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等。
7.《软件合同法原则》,Principles of the Law, Software Contracts,2010年出版。报告人:Robert A. Hillman,康奈尔大学法学院;Maureen A. O’Rourke,波士顿大学法学院。
8.《跨国民事诉讼法原则》Principles of the Law, Transnational Civil Procedure,2006年出版。报告人:Geoffrey C. Hazard, Jr. ,美国法学会、国际统一私法协会;Rolf Stürner,国际统一司法协会。
9. 《国际破产法原则》Principles of the Law, Transnational Insolvency,2003/2012年出版。报告人:MicheleTaruffo,美国法学会;Antonio Gidi ,美国法学会。
1.《示范刑法典》Model Penal Code,1962年出版。主报告人:Kent Greenawalt,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
2.《示范刑法典:量刑》Model Penal Code: Sentencing,2003-2016年起草。主报告人:Kevin R. Reitz,明尼苏达大学法学院。
3.《示范刑法典:性犯罪》Model Penal Code: Sexual Assault and Related Offenses,2014-2016年起草。主报告人:Stephen J. Schulhofer,纽约大学法学。
4.《美国统一商法典》Uniform Commercial Code UCC,1952年首次出版,2015年最新修订。美国统一商法典常设编辑委员会、美国法学会、美国统一商法委员会。
5.《共同诉讼》Complex Litigation,1987/1994年出版。报告人:Mary Kay Kane,加州大学黑斯廷法学院;Arthur R. Miller,哈佛大学法学院。
6.《示范证据法》Model Code of Evidence,1942年出版。主报告人:Edmund Morgan,哈佛大学法学院。
7.《示范土地利用法》Model Land Development Code,1976年出版。报告人:Allison Dunham,,芝加哥大学法学院;Fred P. Bosselman,伊利诺斯大学法学院。
8.《示范讯前程序法》Model Code of Pre-Arraignment Procedure,1971-1974年出版。主报告人:James Vorenberg,哈佛大学法学院。
9.《联邦税收研究》Federal Income Tax Project,1960-1985年出版。
10.《联邦司法典修订研究》Federal Judicial Code Revision Project,2004年出版。报告人:John B. Oakley,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法学院。
11.《联邦证券法典》Federal Securities Code,1980年出版。主报告人:Louis Loss,哈佛大学法学院。
12.《国外司法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分析和联邦法建议》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Foreign Judgments: Analysis and Proposed Federal Statute,2006年出版。报告人:Andreas F. Lowenfeld,纽约大学法学院;Linda J. Silberman,纽约大学法学院。
13.《世界贸易法的法律和经济原则》Legal and Economic Principles of World Trade Law,2004-2012年出版。法律和经济学家共同撰写。
14.《联邦和州之间的司法权划分研究》Study of The Division of Jurisdiction between State and Federal Courts,1959年出版。主报告人:Richard H. Field,哈佛大学法学院。
文/刘云
一篇法学学术论文往往在在大量文献引用和逻辑分析基础上得出的研究成果。在美国的法学论文中,单篇论文的引用文献往往都有上百个,我们甚至经常看到论文的引用部分所占有的篇幅甚至比正文还多。对于这种近乎疯狂的引用情怀,也遭到加拿大等其他国家法学家的讽刺(来自渥太华大学法学院优秀毕业生徐之冠同学的转述)。然而,无论文献引用数量多少,我们需要做的基本功就是引用规范。
引用规范包括两个要求:一是对于参考借鉴必须注明出处,二是引用形式要统一。
1.参考借鉴必须注明出处
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论文的写作,引用的功能是完全一致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帮助读者识别和调用相关文献资源:Help readers identify and relocate the source work。(2)证明论文的观点是经过充分研究得出的;Provide evidence that the position is well-researched。(3)尊重提出原观点、理论的作者:Give credit to the author of an original concept or theory presented。此外,在阅读一些论文的时候,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引用泛化的现象,就是引用没有体现上述功能。例如,将学界通识引用为个别知名教授的观点,将一些基本事实、常识引用为个别文章的成果,等等。
2.引用形式要统一
引用形式要统一,是指引用的格式必须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做到全文统一,并遵循有关要求。在英文论文写作中,引用的格式有多种参考标准。在Google Scholar检索中自动生成的Citation形式里面,就有MLA、APA和GB/T 7714三种可选,其中第三个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在国内高校的毕业论文引用规范和理工科学术期刊中采用较多。此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还发布了文献引用格式的国际标准ISO 690:2010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 Guidelines for bibliographic references and citations to information resources),致力于推动文献引用格式的国际协调一致。文献引用格式的标准化,有利于促进文献数据的信息化处理,进而服务于学术影响力评价等诸多方面。
目前,各种类型文献引用规范都是推荐性的。各个研究机构、学术期刊往往会根据本领域文献的特征,选择其中一种或者自创一种格式作为采用格式。在法学论文引用格式中,以《哈佛法律评论》等为主的期刊联盟就自行制定了文献引用体系的蓝皮书,也即The Bluebook,该引用格式目前是英文世界法学文献的主流引用格式。此外,APA、Martin也被诸多法学研究机构和学术期刊采用,故此,本文就分别介绍一下The Bluebook、APA、Martin的基本情况。
(1)The Bluebook 文献引用格式
The Bluebook的英文全称为The Bluebook: A Uniform System of Citation,中文全称为《蓝皮书:统一注释体系》。在使用过程中,一般直接称为蓝皮书(The Bluebook),它是一本在美国使用最为广泛的法律引用指南。蓝皮书是由《哈佛法律评论》、《哥伦比亚法律评论》、《宾夕法尼亚法律评论》、《耶鲁法律评论》的编委会共同参与编写。蓝皮书第一版出版于1926年,现在已经出到了第二十版。蓝皮书是美国绝大多数法学院进行引用时参考的指南,也是美国绝大多数联邦法院使用的引用格式。当然,美国最高法院有自己的引用格式,每个州在自己的法院系统里也只遵守自己制定的引用格式。
The Bluebook全书共计560页,详细的列举了各类文献的引用形式。在书中,你可以看到中文文献的英文引用方式,也可以看到同一本文献的多种引用形式。其涵盖的文献种类如下图所示(可点击放大图片):
在每一类文献的引用规范中,The Bluebook列举了许多中不同情况、不同形式的引用形式,供读者自己选择。例如,对于著作,他列举了一个作者、两个作者、三个作者以上的不同引用形式,同时对于一个作者的著作又列举了不同引用形式,供读者自行选择适用。在期刊论文、电子文献等其他各类资源下,也尽可能穷尽各种形式进行举例说明。
为了让读者有直观认识,列举几个The Bluebook的引用示例:
示例
著作:PENNY A. HAZELTON, ETAL., WASHINGTON LEGAL RESEARCHER’S DESKBOOK, 3D (2002).
期刊论文:Helen Anderson, The Freedom to Speak and the Freedom toListen: the Admissibility of the Criminal Defendant’s Taste in Entertainment,83 OR. L. REV. 899 (2005).
论文集:Paul Steven Miller, Analyzing Genetic Discrimination in the Workplace, in RIGHTS AND LIBERTIES IN THE BIOTECH AGE: WHY WE NEED A GENETICBILL OF RIGHTS (Sheldon Krimsky & Peter Shorett eds., 2005).
The Bluebook的详尽引用规范,一方面得到大百科全书的赞誉,另外也因为其过于繁杂而饱受了许多批评。例如,芝加哥大学直接将蓝皮书简化改版为Maroonbook,以增加适用的便利性。总而言之,The Bluebook是法学论文写作的必备书,但是并不需要使用者全文阅读,而仅仅是在需要使用的时候查看。尤其对于其他引用规范没有提到的偏门文献,The Bluebook往往也可以让你查到其引用形式。
The Bluebook虽然是必备必备工具书,但是其并未免费向社会提供,使用者必须用真金实银去购买方可获得。在The Bluebook发行的最初50年,该书的版权收益一直由《哈佛法律评论》100%占有,《哥伦比亚法律评论》、《宾夕法尼亚法律评论》、《耶鲁法律评论》到1974年时才意识到这一问题。最终经过争论,《哈佛法律评论》分享40%收益,另外三家各分享20%的收益,《哈佛法律评论》负责生产和销售。另外,记得在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的课程中,讲授Legal Research and Writing的美国教授曾经专门向TheBluebook版权方询问,是否可以授权免费复印40余本用于教学。The Bluebook的版权方明确回答,必须付费方可使用,最后由学校付费才取得复印数十本的权利。在Amazon,目前第20版的The Bluebook售价32美元左右。The Bluebook的电子版在网上无法免费获得。对于其他途径获取电子版或复印版,各位可以根据著作权法的合理使用规则自行处理。
(2)APA文献引用格式
APA格式英文全称为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即《美国心理协会刊物准则》。它是美国心理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出版的,在包括法学在内的各个社会科学领域内广泛采用的文献引用规范。APA格式起源于1929年,当时只有7页,被刊登在《心理学期刊(Psychological Bulletin)》。目前,APA已出版至第六版(ISBN 9781433805615),总页数272页。
在APA格式中,引注没有The Bluebook那么复杂,其采用的引用格式也比较容易被读者记下和掌握。但是,APA对于法学论文中常见的案例引用等特殊情况,没有作出说明,由此导致采用APA格式的法学论文都需要再配合The Bluebook使用。
为了对APA格式有直观了解,举例如下:
示例
纸质著作:Finney, J. (1970). Time and again. New York, NY: Simon andSchuster.
纸质期刊论文:Nevin, A. (1990).The changing of teacher education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the Teacher Education Division of the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 13(3-4),147-148。
APA的第6版还特别新增了Kindle电子版图书的引用规范,例如:Eggers, D. (2008). The circle [KindleVers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amazon.com/。
APA格式也是受到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其售价为15美元左右。同时,在Google上可以检索到该书第6版的电子版,详见:
第6版电子书下载
(3)Martin文献引用格式
Martin格式的英文全名是Introduction to Basic Legal Citation,即《基本法律引用指引》。它是由康奈尔大学法学院前院长Peter W. Martin教授创作完成。Martin格式最初诞生于1993年,在2016年做了最新修订,共计500页。该格式比The Bluebook简单易懂,同时还补充了APA格式对于法学论文引用的不足。此外,Martin格式的由作者通过互联网免费向社会公开使用,可以不受纸质版出版周期限制而作出及时的修订。
在Martin格式的第一章,其全面总结了主要的文献引用形式,并做了详细的讲解。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直接看Martin格式的第一章就可以比较全面的掌握英文文献引用的基本技巧。
总结
各类引用格式规范提供了多种参考格式,在没有其他要求的情况下,论文作者只需要保障文中前后一致即可。此外,上述英文引用格式是写作英文论文所需要掌握和运用的。如果是在中文论文中引用英文文献,在没有其他要求的情况下,可以按照中文同类文献进行加工处理,避免采用前述格式中的姓名和期刊简称做法。原因在于:中文论文的读者并不熟悉复杂的英文文献引注规范,更不熟悉各类简称的含义。为了便于读者识别和查询,将作者姓名,文章标题和刊物名称以完整的形式展现出来更加有益。因此,在选择引用格式时,应当尽量选择符合中文阅读习惯的文献引用格式,并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按照中文习惯做适当调整。
本文没有详细的举例各类文献如何引用,因为文献类型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无法在此一一展示。以后有机会,我们会对具体引用方法再总结出一个简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