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者按:2017年10月,笔者有幸参与学术之路公众号策划的“圆你主编梦”专题活动,就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了文献查找、汇总及整理,形成《刑法学专业译著中国大陆引进情况整理》一文并被学术之路公众号推送。转眼一年已过,这期间陆陆续续又有诸多新的域外刑法译著引进国内,同时有感于原文的不足与遗憾,笔者遂与学术之路主编进行沟通,希望可以对原文进行修订整理,推送新的版本。
感谢主编广开兄的信任与支持,感谢学弟秦兴达在原文整理过程中的帮助,感谢好友孙建保指出原文遗漏的苏联刑法译著。
A.教科书/体系书系列
1.[德]安塞尔姆.里特尔.冯.费尔巴哈:《德国刑法教科书(第14版)》,徐久生译,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年版;
2.[德]弗兰茨.冯.李斯特,施密特:《德国刑法教科书(第26版)》,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法律出版社2006年再版);
3.[德]冈特.施特拉腾韦特,洛塔尔.库伦:《刑法总论I-犯罪论》,杨萌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4.[德]约翰内斯.韦塞尔斯:《德国刑法总论》,李昌珂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5.[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重印,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年再版);
6.[德]克劳斯.罗克辛:《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犯罪原理的基础构建》,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7.[德]克劳斯.罗克辛:《德国刑法学总论(第2卷):犯罪行为的特别表现形式》,王世洲主译与校订,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8.[德]乌尔斯.金德霍伊泽尔:《刑法总论教科书(第6版)》,蔡桂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B.专著/文集系列
1.[德]J.列克沙斯,J.伦内贝格:《民主德国刑法理论的若干问题》,田彦群译,深圳大学学报编辑部1988年版;
2.[德]弗兰茨.冯.李斯特:《论犯罪、刑罚与刑事政策》,徐久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3.[德]贝林:《构成要件理论》,王安异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德]汉斯.韦尔策尔:《目的行为论导论(增补第4版)》,陈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5.[德]京特.雅科布斯:《行为.责任.刑法:机能性描述》,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德]京特.雅科布斯:《规范.人格体.社会:法哲学前思》,冯军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7.[德]克劳斯.罗克辛:《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第2版)》,蔡桂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德]克劳斯.罗克辛:《德国最高法院判例:刑法总论》,何庆仁,蔡桂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9.[德]埃里克.希尔根多夫:《德国刑法学:从传统到现代》,江溯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10.[德]乌尔里希.齐白:《全球风险社会与信息社会中的刑法》,周遵友等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
11.[德]米夏埃尔.帕夫利克:《人格体.主体.公民:刑罚的合法性研究》,谭淦译,冯军审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2.[德]米夏埃尔.帕夫利克:《目的与体系:古典哲学基础上的德国刑法学新思考》,赵书鸿等译,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
13.[德]卡尔.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法律出版社2014年修订版);
14.[德]英格博格.普珀:《法学思维小课堂》,蔡圣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5.[德]汉斯-约格.阿尔布莱希特:《重罪量刑:关于刑量确立与刑量阐释的比较性理论与实证研究》,周琦,魏武,赵书鸿,周子实,岳礼珍,潘文博译,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16.[德]许廼曼:《不移不惑献身法与正义—许迺曼教授刑事法论文选辑》,许玉秀,陈志辉编译,(台湾)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
17.[德]格哈德.韦勒:《国际刑法学原理》,王世洲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8.[德]格哈德.韦勒 ,弗洛里安.耶斯伯格:《国际刑法学原理》(上下),王世洲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
19.[德]赫尔穆特.查致格:《国际刑法与欧洲刑法》,王士帆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20.[德]国家法官学院,德国国际合作机构:《法律适用方法:刑法案例分析方法(第2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年版。
A.教科书/体系书系列
1.[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B.专著/文集系列
1.[法]雅克.博里康:《法国二元论体系的形成和演变: 犯罪-刑事责任人》,朱琳译,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
2.[法]雅克.博里康:《法国当代刑事政策研究及借鉴》,朱琳编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3.[法]马克.安塞尔:《新刑法理论》,卢建平译,(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0年版;
4.[法]米海依尔.戴尔玛斯-马蒂:《刑事政策的主要体系》,卢建平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A.教科书/体系书系列
1.[意]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意]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注评版)》,陈忠林译,中国人民法学出版社2004年版。
B.专著/文集系列
1.[意]切萨雷.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再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再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增编版;商务印书馆2017年再版);
2.[意]加罗法洛:《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3.[意]恩利科.菲利;《犯罪社会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再版;商务印书馆2017年再版);
4.[意]恩利科.菲利;《实证派犯罪学》,郭建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再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再版);
5.[意]切萨雷.龙勃罗梭:《犯罪人论》,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再版)。
A.统编教材系列
1.[苏联]苏联司法部全苏法学研究所主编:《苏联刑法总论》(上下),彭仲文译,大东书局1950年版(大东书局1950年再版);
2.[苏联]杜尔曼诺夫:《苏联刑法概论》,杨旭译,新华书店1950年版;
3.[苏联]盖尔采仲等:《苏联刑法原理》,陆鼎雄,高祁孙译,新民编译社1950年版;
4.[苏联]贝斯特洛娃:《苏维埃刑法总论(讲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4年版;
5.[苏联]B.M.契柯瓦则主编:《苏维埃刑法总则》(上中下),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编译室,中国人民大学刑法教研室译1954年版(该书1955年还有一个版本,单行本,主编者被译为B.M.契希克瓦节);
6.[苏联]齐克瓦则:《苏联军事刑法》,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1955年版;
7.[苏联]苏联司法部全苏联法律科学研究所编:《苏维埃刑法分则》,中国人民大学刑法教研室译,法律出版社1956年版;
8.[苏联]库德利雅夫采夫主编:《苏联法律辞典》(刑法部分),刑芳译,法律出版社1957年版;
9.[苏联]H.A.别利亚耶夫,M.J.科瓦廖夫主编:《苏维埃刑法总论》,马改秀,张广贤译,群众出版社1987年版;
10.[俄]斯库拉托夫,列别涅夫主编:《俄罗斯联邦刑法典释义》(上下),黄道秀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俄]库兹涅佐娃:《俄罗斯刑法学教程:总论》(上下),黄道秀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12.[俄]伊诺加莫娃.海格:《俄罗斯联邦刑法(总论)(第2版.修订与增补版)》,黄芳,刘阳,冯坤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B.专著/文集系列
1.[苏联]瓦.瓦.叶夫根尼耶夫:《苏联关于保护社会主义财产的刑事立法简史》,法律出版社1956年版;
2.[苏联]基里钦科:《苏维埃刑法中错误的意义》,蔡枢衡译,法律出版社1956年版 ;
3.[苏联]A.A.盖尔青仲:《苏维埃刑法中的犯罪概念》,甘雨沛译,法律出版社1956年版;
4.[苏联]C.A.多马欣:《苏维埃刑法中的紧急避难》,张保成译,法律出版社1957年版;
5.[苏联]特拉伊宁:《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王作富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
6.[苏联]阿鲍萨哈洛夫:《论苏联的犯罪人和犯罪原因》,陈汉章译,法律出版社1964年版;
7.[苏联]A.A.皮特昂科夫斯基等编:《苏联刑法科学史》,曹子丹等译,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
8.[苏联]Л.В.巴格里-沙赫马托夫:《刑事责任与刑罚》,韦政强,关文学,王爱儒译,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
9.[苏联]斯皮里多诺夫:《刑法社会学》,陈明华等译,群众出版社1989年版;
10.[苏联]B.H.库德里亚夫采夫:《定罪通论》,李益前译,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版。
A.教科书/体系书系列
1.[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第3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日]大塚仁:《刑法概说(各论)(第3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日]大谷实:《刑法总论》,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版);
4.[日]大谷实:《刑法各论》 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版);
5.[日]山口厚:《刑法总论(第2版)》,付立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3版);
6.[日]山口厚:《刑法各论(第2版)》,王昭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日]西田典之:《日本刑法总论》,王昭武,刘明祥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法律出版社2013年第2版);
8.[日]西田典之:《日本刑法各论》,王昭武,刘明详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版;法律出版社2013年第6版);
9.[日]野村稔:《刑法总论》,全理其,何力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0.[日]松宫孝明:《刑法总论讲义(第4版补正版)》,钱叶六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1.[日]松宫孝明:《刑法各论讲义(第4版)》,王昭武,张小宁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12.[日]前田雅英:《日本刑法总论(第6版)》,曾文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13.[日]前田雅英:《日本刑法各论》,董璠兴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1年版。
B.专著/文集系列
1.[日]福田平,大塚仁:《日本刑法总论精义》,李乔,文石,周世铮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日]中山研一:《刑法的基本思想》,姜伟,毕英达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3.[日]木村龟二:《刑法学词典》,顾肖荣译,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
4.[日]藤木英雄:《公害犯罪》,丛选功,徐遂礼,孟静宜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日]森下忠:《犯罪者处遇》,白绿铉等译,中国纺织出版社1994年版;
6.[日]牧野英一:《日本刑法通义》,陈承泽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日]泷川幸辰:《犯罪论序说》,王泰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8.[日]小野清一郎:《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王泰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日]小野清一郎:《法律思想史概说》,刘正杰译,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10.[日]庄子邦雄:《近代刑法思想史序说:费尔巴哈和刑法思想史的近代化》,李希同译,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
11.[日]宗冈嗣郎:《犯罪论与法哲学》,陈劲阳,吴丽君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2.[日]西原春夫:《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李海东等译,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3.[日]西原春夫:《日本刑事法的重要问题》,金光旭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4.[日]西原春夫:《刑法的根基与哲学》,顾肖荣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年增补版);
15.[日]西原春夫:《犯罪实行行为论》,戴波,江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版2006年版;
16.[日]西原春夫:《刑法.儒学与亚洲和平》,于改之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7.[日]西原春夫:《日本的前途与亚洲的未来》,宋建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8.[日]西原春夫:《我的刑法研究》,曹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9.[日]平野龙一:《刑法的基础》,黎宏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20.[日]大塚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1.[日]大谷实:《刑事政策学》,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版);
22.[日]山口厚:《从新判例看刑法(第2版)》,付立庆,刘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3.[日]西田典之:《共犯理论的展开》,江溯,李世阳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年版;
24.[日]曾根威彦:《刑法学基础》,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5.[日]高桥则夫:《共犯体系和共犯理论》,冯军,毛乃纯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6.[日]高桥则夫:《规范论和刑法解释论》,戴波,李世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7.[日]伊东研佑:《法益概念史研究》,秦一禾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8.[日]日高义博:《不作为犯的理论》,王树平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9.[日]日高义博:《违法性的基础理论》,张光云译,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30.[日]松原芳博:《刑法总论重要问题》,王昭武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31.[日]芝原邦尔:《经济刑法》,金光旭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32.[日]川出敏裕,金光旭:《刑事政策》,钱叶六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33.[日]川端博:《刑法总论二十五讲》,余振华译,甘添贵监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4.[日]甲斐克则:《责任原理与过失犯论》,谢佳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35.[日]甲斐克则:《医疗事故与刑法》,谢佳君译,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36.[日]佐伯仁志:《刑法总论思之道.乐之道》,于佳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37.[日]佐伯仁志,道垣内弘人:《刑法与民法的对话》,于改之,张小宁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8.[日]佐伯仁志:《制裁论》,丁胜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39.[日]城下裕二:《量刑理论的现代课题(增补版)》,黎其武,赵姗姗译,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
40.[日]上田宽:《犯罪学》,戴波,李世阳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A.教科书/体系书系列
1.[韩]李在祥:《韩国刑法总论》,[韩]韩相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韩]金日秀,徐辅鹤:《韩国刑法总论(第11版)》,郑军男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B.专著/文集系列
1.[韩]吴昌植编译:《韩国侵犯财产罪判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A.教科书/体系书系列
1.[英]鲁珀特.克罗斯:《英国刑法导论》,赵秉志,陈兴良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英]J.C.史密斯,B.霍根:《英国刑法》,陈兴良,李桂方,马清升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B.专著/文集系列
1.[英]J.W.塞西尔.特纳:《肯尼刑法原理》,王国庆,李启家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2.[英]吉米.边沁:《立法理论——刑法典原理》,李贵方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再版);
3.[英]凯伦.法林顿:《刑罚的历史》,陈丽红,李臻译,希望出版社2003年版;
4.[英]马修.黑尔:《国王的诉讼》,王雨田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英]艾伦.诺里:《刑罚、责任与正义》,杨丹译,冯军审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英]维克托.塔德洛斯:《刑事责任论》,谭淦译,冯军审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英]威廉姆.威尔逊:《刑法理论的核心问题》,谢望原,罗灿,王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A.教科书/体系书系列
1.[美]约书亚.德雷斯勒:《美国刑法精解》,王秀梅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美]约书亚.德雷斯勒:《美国刑法纲要》,姜敏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年版。
B.专著/文集系列
1.[美] 理查德.霍金斯,杰弗里.P.阿尔珀特:《美国监狱制度——刑罚与正义》,孙晓雳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美]道格拉斯.胡萨克:《刑法哲学》,谢望原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美]道格拉斯.胡萨克:《刑法哲学》,姜敏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年版;
4.[美]道格拉斯.胡萨克:《过罪化及刑法的限制》,姜敏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年版;
5.[美]安德鲁.冯.赫希:《已然之罪还是未然之罪》,邱兴隆,胡云腾译,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
5.[美]罗吉尔.胡德:《死刑的全球考察》,刘仁文,周振杰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美]罗吉尔.胡德,卡罗琳.霍伊尔:《死刑的全球考察(第4版)》,曾彦,李坤,李占洲,郭玉川译,莫洪宪审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美]欧内斯特.范.登.哈格:《死刑论辩》,方鹏,吕亚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美]琳达.E.卡特:《美国死刑法精解》,王秀梅,邱陵,曾塞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美]约翰.列维斯.齐林:《犯罪学与刑罚学》,查良鉴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美]桑普森,劳布:《犯罪之形成:人生道路及其转折点》,汪明亮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美]哈伯特.帕克:《刑事制裁的界限》,梁根林等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2.[美]保罗.H.罗宾逊:《刑法的结构与功能》,何秉松,王桂萍译,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13.[美]保罗.H.罗宾逊:《刑法的分配原则》,沙丽金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美]保罗.罗宾逊,迈克.卡希尔:《失义的刑法》,谢杰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15.[美]保罗.罗宾逊:《正义的直觉》,谢杰,金翼翔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16.[美]乔治.P.弗莱彻:《刑法的基本概念》,王世洲主译,蔡爱惠,陈巧燕,江溯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美]乔治.P.弗莱彻:《反思刑法》,邓子滨译,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18.[美]乔尔.范伯格:《刑法的道德界限》(共四卷),方泉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19.[美]巴西奥尼:《国际刑法的渊源与内涵:理论体系》,王秀梅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0.[美]巴西奥尼:《国际刑法导论》,赵秉志等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挪威]约翰尼斯.安德聂斯:《刑罚与预防犯罪》,钟大能译,曹智安校,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
2.[斯洛文尼亚]卜思天.M.儒攀基奇:《刑法理念的批判》,丁后盾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加拿大]西莉亚.布朗奇菲尔德《刑罚的故事》,郭建安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4.[阿塞拜疆]И.М.拉基莫夫:《犯罪与刑罚哲学》,王志华,丛凤玲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5. [匈牙利]珀尔特.彼得主编:《匈牙利新《刑法典》述评(第1-2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年版;
6. [匈牙利]珀尔特.彼得主编:《匈牙利新《刑法典》述评(第3-4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版;
7. [匈牙利]珀尔特.彼得主编:《匈牙利新《刑法典》述评(第5-6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年版。
随着我国刑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的译著的数量不断增多。纵览国内关于刑法学专业的译著情况,我们能够很清晰地看出,在译著的引进量上,大陆法系的相关译著呈现压倒性的优势,这与我国刑法理论及刑法体例与大陆法系相近相似不无关系。而在大陆法系的诸国中,我国引进的译著基本上以德国与日本为主,一方面这是由于德日刑法理论本身的强大输出影响力,目前我国刑法正处在对犯罪论体系选择的关键时期,德日的阶层体系受到我国大部分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的追捧,这对德日刑法理论译著的引进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我国与上述两国之间学术交流较为频繁有关,尤其是中德、中日学术论坛的成立、发展、壮大,对我国大量地引起德日著作起到了较大作用。
新千年后,由于我国学者提倡刑法知识体系的转型,与国外学术交流日益频繁,这一时期的译著量呈现增长态势。其一,法律出版社设置“当代德国法学名著”,“德国法学教科书译丛”等系列丛书,集中译介了德国诸多作品,其中包括韦赛尔斯与施特拉腾韦特的刑法教科书。其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也随之设置了“当代世界学术名著”系列,翻译了大塚仁、大谷实、山口厚、西田典之等多人的作品。
2010年后,随着留德留日留美的青年学者的大量增加,译著数量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该时期所显著特点是外国刑法理论的译介更加精细化,关注的领域更加广泛化,翻译的内容更加时代化。其中,包括为了纪念马克昌先生,西北政法大学联合早稻田大学设了“当代日本刑事法译丛”,翻译了松原芳博、甲斐克则及佐伯仁志等学者的代表性专著,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力。与此同时,关于德国学者(如乌尔里希.齐白、米夏埃尔.帕夫利克等)的代表性专著在这一时期也相继问世,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国家的刑法研究视域。